9月2日,据澎湃新闻获悉,王振华已经介入公司管理,多名新城控股员工表示,王振华尚未在公司公开露面。截至目前,王振华仍是三家新城系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,但其并未有公开职务。三家上市公司中,仅一家的高管出现变动。
截至目前,王振华仍是三家新城系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,但其并未有公开职务。三家上市公司中,仅一家的高管出现变动。
据了解,服刑期间,王振华多次对新城控股的母公司新城发展进行增持,关于回归后,王振华是否会复出的问题引发市场面关注。据媒体报道,有接近新城控股的人士表示,王振华回到台前对公司并不是一件好事。
新城系上市公司高管开始变动
市场整体低迷,
部分一线及强二线城市存在回暖趋势
8月30日,新城控股(601155.SH)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。上半年,公司营业收入339.04亿元,同比下降18.83%。其中,房地产开发销售收入275.5亿元,同比下降24.19%,毛利率为10.93%;物业出租及管理收入58.04亿元,同比19.29%,毛利率为72.21%。
在利润方面,期内,新城控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.18亿元,同比下降42.16%;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3.18亿元,同比下降31.98%。利润减少,主要是房地产交付收入减少所致。
这是实控人王振华出狱后新城控股公布的首份定期报告。
1月至6月,新城控股完成合同销售金额235.54亿元,比上年同期下降44.45%;实现合同销售面积326.22万平方米,比上年同期下降36.86%。期内,公司实现247亿元的全口径资金回笼,全口径资金回笼率为105%。
期内,新城控股共实现61个子项目竣工交付,竣工面积为690.31万平方米(含合联营项目)。期末,公司共有194个子项目在建,总建筑面积达3070.11万平方米(含合联营项目);已售未结转面积为1916.44万平方米(含合联营项目)。
新城控股管理层在公告中表示,市场在政策刺激下呈短期脉冲式拉动、分化显著,部分一线及强二线城市楼市在政策的强刺激中,存在回暖趋势。一线、二线城市及高端改善项目受到客户青睐。高端改善项目的热销与市场整体低迷对比,体现了城市间、区域间及项目间冷热不均的分化现象。
在“以销定投”策略下,房企拿地仍较谨慎,同时,在自然资源部提出“合理控制新增商品住宅用地供应”后,地方政府推地节奏放缓。在土地招拍挂方面,仅部分热点城市优质地块尚能实现溢价成交,大多数城市地块底价成交甚至出现流拍,整体成交楼面均价同比下降8.0%,溢价率较去年同期下降2.5个百分点。
在土地储备方面,新城控股称,坚持深耕长三角区域,并聚焦其他核心城市群,在全国最具经济活力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布局,形成以长三角、环渤海、粤港澳大湾区、长江中游、成渝等城市群为重点的布局体系,其中,一线、二线城市约占公司总土地储备的40%,长三角区域三线、四线城市约占公司总土地储备的19%。
拥有现金157.82亿,
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-34.25亿
期内,新城控股一年内到期流动负债153.57亿元,期初为193.23亿元;偿还境内外公开市场债券19.70亿元。期末,合联营公司权益有息负债合计39.52亿元。
期末,新城控股拥有货币资金157.82亿元,上年期末为189.71亿元。其中,受限资金为41.57亿元,期初为61.5亿元。
期内,新城控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.88亿元,较去年同期的74.34亿元减少71.91%,主要是房地产项目签约额减少,导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下降;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.4亿元,同比下降75.19%。
期内,新城控股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-34.25亿元,较上年同期-92.38亿元增加62.93%。
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02.79亿元。其中,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81.56亿元,去年同期为106.55亿元;发行债券收到的现金13.6亿元,去年同期为19.03亿元;收到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7.63亿元,上年同期为18.04亿元。
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137.03亿元,去年同期为236.30亿元。其中,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108.5亿元,去年同期为181.11亿元;分配股利、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18.17亿元,去年同期为23.39亿元;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10.37亿元,去年同期为31.8亿元。